  
|
在世界疑惑面对“新局势”之际,中国稳健迈入经济“新常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1日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作特别致辞时表示,中国经济?眼长期中高速增长,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会搞“大水漫灌”,而是更加注重预调微调,更好实行定向调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时着力提升经济发展的品质和效益。
综合新华社、中新社消息:在全球经济復甦乏力、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世界目光聚焦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李克强在致辞中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由高速转向中高速,有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也有内在的经济规律。2014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国没有採取强刺激,而是力推强改革,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2015年要顶住经济下行压力,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会搞“大水漫灌”,同时注重预调微调和定向调控,既稳定经济增长,同时?力提升经济品质和效益。中国正在採取一系列措施有效防范债务、金融等风险,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陆”。
“双引擎”助力“双中高”
李克强指出,中国经济要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准,要对传统思维“说不”,为创新体制“叫好”,关键要推进结构性改革,创新宏观调控,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增加消费,改善收入分配和民生福祉。中国发展潜力巨大,会给世界带来新机遇。
李克强强调,中国经济要实现“双中高”,必须用好政府和市场这“两隻手”,开启“双引擎”。一是打造新引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民智民力,增进大众福祉,实现人生价值,推动社会纵向流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二是要改造传统引擎,重点是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补齐“短板”,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同时加大投融资、价格体制改革,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要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公平竞争环境。
“两个引擎一起转动,将驱使中国经济持续向前发展。”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阮宗泽认为,第一个引擎是体现出市场的作用,中国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是要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换挡和升级;第二个引擎是政府的作用,在提供公共服务、优化基础设施等领域发挥作用,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一带一路展示大国责任
从“互联互通”到“一带一路”,从亚投行到丝路基金等的诞生,中国提供的区域公共产品日益受到世界瞩目。
李克强表示,中国将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一步扩大服务业、中西部地区和资本市场开放。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与各国在相互开放中实现共同发展。中国将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用好两大引擎助力中国经济“双中高”发展。国际社会应坚守和平稳定的底线,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激活改革创新的动力,携手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美国丹佛大学教授赵穗生表示,对于公共产品,一般国家不愿意提供,因为这一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就具有非排他性特点,亦即所有人都可以享受,只有大国才能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因此,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也是中国更多展示大国责任的标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