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患寡而患不公,养老金“双轨制”是中国政府多年来面临的改革难题。作为特殊歷史条件下的产物,中国的养老制度建立于上世纪50年代,在双轨制下,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个人不需要缴纳养老费,且退休后工资约为在职工资的90%,而企业职工在职时需要个人缴费,但养老金只有在职工资的约四成。
今年1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规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个人需按月工资的8%缴纳养老费。这意味?,养老改革啃下硬骨头,实行了近20年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双轨制行将结束。受此影响的内地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总计有3700万人。
落实教改关键之年
另外,新一年教育改革也有望加快推进。据悉,北大、清华等高校的综合改革方案已获批准,2015年将启动改革;继去年国家考试招生改革实施意见颁布后,教育部在2014年底又连续发布4个高考改革配套方案,这几个方案也将从2015年起开始实施。可以说,从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到目前的四年半时间中,中国已基本完成从纲要到具体行动方案的设计,而具体行动方案落实得如何,2015年将是关键之年。
业界人士指出,养老、教育等多项改革的加快推进,显示了中国政府不断尝试破题的努力,但目前还存在如何落地的问题。譬如,官方公布的相关文件搭建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框架,但并未涉及一些具体细节问题,“过渡性措施”具体如何安排,钱从哪里出、怎么发,标准如何,怎样让“待遇水平不降低”落到实处,都需要更多考量;而在教育改革方面,如何从行政治校转型为教育家办学,扭转学校重科研、轻教学的惯性,也需要相关的制度规范。相信这些民生话题将在下周开幕的全国“两会”中得到充分的讨论和研究,并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得以细化落实,助力民生改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