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配合当局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进行权衡,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亦在寻求一个平衡点,既要为稳增长提供支持,又要防范通胀和信贷扩张的风险,避免过度宽松。近来,中国经济开始企稳,海外热钱加速流入,通胀亦出现抬头,多方因素的共同作用,令央行的政策天平更多地向防范风险一方倾斜。分析认为,短期来看,资金面将继续保持紧平衡,货币政策易紧难松。
十月下旬,央行连续三次暂停了逆回购操作,明确向市场释放出了政策紧平衡的信号。随?月末的逼近,财政缴税集中到来,银行资金自23日起明显收紧,市场利率开始大幅上行,部分利率甚至创下六月份以来新高。就在市场担心第二季“钱荒”将上演之时,央行于29日和31日再度出手逆回购,虽然“量小价升”,但却有效安抚了市场情绪。
“央行做出一个姿态,安慰一下大家。央行不会看?你死,会有个底线。”南京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院张兰称。虽然放水额不大,多数分析却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表态,说明央行不允许新的“钱荒”出现。至于暂停逆回购,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主要是对沖资本流入。
“钱荒”事件不会重演
近来中国经济呈现企稳,加之美国退市延后预期升温,热钱掉头重返中国,这与人民币走高预期相互作用,令外资呈加速流入之势。数据显示,九月份金融机构外汇佔款站上五个月高位,达到1264亿元(人民币,下同),当月央行口径新增外汇佔款更是环比大涨近三倍,达2682亿元,亦见五个月新高。这些大幅增加的外汇佔款将直接形成基础货币投放,与央行控制M2(广义货币)增速的要求形成背离。九月末M2同比增长14.2%,高于年初13%的目标。央行明确表示,当前银行流动性总体充裕,但外贸顺差继续扩大,外汇大幅流入,信贷扩张的压力仍然较大。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测,年内外汇佔款有望继续保持正增长,不大可能大幅减少,因此料公开市场操作将会适度进行资金回笼,总体操作以小幅净回笼为主。但他强调,这并不意味?政策收紧,而是在稳健基调下为保持市场流动性的合理状态,避免过度宽裕的必要对沖。事实上,除外汇佔款外,年末两个月预计将有1.1-1.3万亿元的财政存款集中投放,也将对年内流动性需求形成支撑,因此总体来看,市场并不缺流动性,央行政策将更倾向于平抑通胀及防范信贷风险。
流动性总体充裕
连平表示,货币政策需要在稳增长、控通胀和防风险之间进行平衡。年内来看,经济将平稳运行,实现增长目标问题不大。但由于此轮復甦主要依靠投资,明年很可能面临下行压力。因此,从稳增长角度看,货币政策不宜收紧。但与此同时,未来的通胀压力亦不容忽视,这给货币政策带来收紧压力,从抑制房价上涨和避免地方债上升的角度看,货币政策也不宜过于宽松。
彭文生亦表示,在增长企稳的基础上,近期通胀小幅上升,房地产继续过热,这个态势如果持续,可能在边际上增加货币政策操作从中性向中性趋紧转变的风险。
数据显示,九月CPI同比上涨3.1%,录得七个月新高。连平预测,此轮CPI涨幅将在明年下半年达到顶点,随后逐步回落。楼市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到九月份,内地房价已经连涨16个月,涨幅不断扩大,尤其一线城市涨势汹汹,北、上、广、深四大城市同比涨幅均逾20%。多地已经开始收紧房贷。
对于年内货币市场利率走势,连平认为,年底前可能有所波动,但总体不会高于九月末,更不会达到六月末水平。不过,多数分析认为,也不会出现大幅下行。海通证券宏观债券分析师姜超称,由于稳增长导致融资需求高企,而去槓桿降低资金供给,导致货币易紧难松,货币利率难以大幅下降。
高盛高华经济学家宋宇称,央行小幅提高逆回购利率就表明不打算将利率降至十月中旬那么低的水平。新湖期货研究所分析师李明玉称,央行表明了态度:市场要钱可以,但价格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便宜,而是要随行就市。这也是在警告那些资产配置不合理的金融机构,要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代价。总之,央行将在年内继续维持资金面的紧平衡,同时并在利率出现大幅波动时提供必要支持,守住流动性的底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