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周五“沪七条”发布后,上海一手房市场出现了一波“赶末班车行情”。上周成交环比升8.2%至40.66万平方米,录近6周新高。二手房则谘询量升但看带量(看楼量)锐减三成。分析称,“沪七条”中杀伤力最大的是“提高非沪籍购房者的社保等缴税年限”措施,措施一方面迫使部分非沪籍买家加紧入市,令上周成交出现井喷;此外,该措施若严格执行,或将相当一部分买家挡在门外,料年末上海楼市成交量或现下行。
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市场中心经理黄河滔指出,“沪七条”出台的首个双休日,一手房成交11.6万平方米,是前一个双休日的两倍多。其中,新政发布当天该市成交一手房9.19万平方米,远高于上周其他时段。德佑地产研究总监陆骑麟说,上周该市单价在每平方米5万元以上的高端住宅共成交117套,环比增10套。上述房源中大部分都集中在上周五“沪七条”发布当日成交,表明“沪七条”正迫使部分非沪籍买家加紧入市。
相比之下,“沪七条”对二手房的影响方面,上海中原的数据显示,新辣招出台后的首个周末,上海中原地产400多家门店的谘询量较此前同期上扬20%,但看带量却锐减三成。21世纪不动产提供的数据也能引证,新政发布后的首个双休日,一些区域的“二手房看带量”明显滑落。
末班车效应 上周成交增8%
21世纪不动产上海锐丰淞南店分行经理杨满明言,新政发布后,其辖区内部分区域的上门客户较此前骤降三成左右,“多名客户因无法满足‘沪七条’中的非沪籍年限标准,而无法购房,最终只能放弃置业”。上述情况在“自贸区板块”亦时有发生。该行高桥季景路店分行经理廖阔感嘆,“沪七条”发布后,板块内的带看量却骤减约三成,除非沪籍购房群体,甚至许多仍具资格的购房者亦纷纷暂缓购房,维持观望。
陆骑麟分析,若新政严格执行,相当一部分的非沪籍买家将被挡在门外,影响短期成交量。同时,也有可能导致部分购房者重启降价预期,对市场的影响料在未来几周逐渐增强。不过,新政不会对房东心态构成威胁。高力国际研究团队亦向本报表示,“沪七条”抑制了部分改善型需求,短期将令部分潜在买家暂缓购房,转而选择租赁住宅,预计租赁需求的增加将推动住宅租金的小幅攀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