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股权多元化破国企垄断

  有海外舆论质疑,三中全会关于国企改革的内容并无实质突破。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周放生接受本报专访指出,三中《决定》千字篇幅布局国企改革的力度,超出他的预期,也让他充满信心。三中全会重新确认国企以市场化为改革方向,以发展混合所有制为改革核心,实现股权多元化,将有效破除垄断,增强企业活力。他建言,应设立超脱于利益之外的组织架构来保证国企改革的推进,“而不是由国资委主导负责。”

  改革开放35年来,国企为中国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但诸如垄断经营、高管腐败、缺乏活力等弊端,长期以来也为人诟病。周放生认为,国企改革要发展混合所有制,关键在于股权结构调整、实现产权多元化。引入民间资本和企业员工持股,一方面可破除国有股一股独大,打破垄断,另一方面可对国企高管形成有效监督制约,破除垄断、遏制腐败等改革任务便会迎刃而解。

  放开竞争改变“一股独大”

  周放生表示,目前国有企业存在的垄断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垄断,例如电网的网,中国铁路总公司的铁道路轨;一种是行政性垄断,是指在非自然垄断行业,企业通过行政手段进行控制,例如石油、石化和通讯。三中全会决定对于打破垄断进行了分情况的布局。对于竞争性领域的国企,如果在国计民生中起重要作用的,国有股份应该降低到最大股东相对控股,而如果属于一般性领域,国资参股甚至可以退出。

  周放生建议,第一步要先将垄断企业的大量辅业剥离出来,将专业性公司、能够市场化的部分分离,保留属于主业、骨干型企业或资产的部分,进而打开产权,实现股权多元化。“一开始可以国有佔股保持51%,将49%的部分让民营资本进来,外资也可以进来。之后再进一步,国有控股降到40%,做第一大股东。而在完全竞争性行业,国有股份要降低到40%以下。”

  监督推进打破利益掣肘

  发展混合所有制,实现产权多元化的经济基础,现在一般议论的矛盾问题大多数就都能够解决。但十多年前亲歷改革的经验让他觉得,现在的阻力仍然很大。“改革的各个阶层都有利益,强势利益集团利益更多,动了奶酪就不愿意,这是人之常情。”周放生表示。

  周放生认为,改革的推进由中央改革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具体到领导国企改革方案,应该建立利益超脱的组织架构来监督、推进,而不应由国资委主导,“改革必须是外部力量推动,国资委是利益中人,自我改革非常有限。”与此同时,落实改革的领导者懂得改革、管理、产业、法律,谙熟歷史上国企改革的经验、教训和规律,由他们制定方案,再由中央通过,进一步来推行。“只要认真落实决定中的文字,丰富的改革经验和成熟的法律法规足以支持此次改革”。

  市场化以香港为对标

  在周放生看来,归纳此次三中全会改革的核心,即是朝?市场方向发展,在这一点上,香港就是最好的对标。“香港政府和市场是什么关系,香港怎么利用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都有上百年成熟的经验积累。”

  具体来说,香港的企业工商登记早已改革,内地改革三十年才实现认缴制登记。以香港市场管理的办法为坐标去对照,改革推行可以落到实处。周放生说,“市场经济没有姓社姓资,我们仍然是在现有的政治框架下,走市场化道路。市场经济什么样?最容易看明白的就是香港。学习香港,或是最好的办法。”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