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稀土行业进入全面整合时代。昨日有内媒报道称,工信部已于内部会议上表态,支持包钢集团等6家公司分别牵头推进兼併重组,组建大型稀土集团。该方案将于近期正式对外公布。分析指,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洗牌”高峰,投资者可重点关注重组相关个股表现。
报道援引工信部知情人士称,工信部1月8日会同有关部门,在北京召开组建大型稀土集团专题会议。会上确定包钢集团、中国五矿、中铝公司、广东稀土、赣州稀土及厦门钨业等6家公司,各自通过併购组建稀土集团。据了解,该方案已于去年底获国务院批覆,计划两年内在全国稀土行业实现“1+5”格局。
将推系列配套政策
知情人士指出,所谓“1+5”格局,包括围绕包钢稀土形成的北方稀土集团,以及两大央企五矿、中铝,三家地方企业广晟有色、赣州稀土、厦门钨业分别组建的区域性稀土集团。下一步,中央还将在推出一系列配套政策,包括生产配额、指令性计划、新增採矿证等,而行业上游资源和生产指标,将进一步向“1+5”集中。
恶性竞争问题突出
长期以来,中国稀土产业布局散乱、业内恶性竞争的情况十分突出。在此背景下,尽管中国为全球供应了90%以上的稀土资源,却并不具备稀土国际定价权。包头稀土研究院院长杨占峰指出,外国厂商往往拿?一张订单向多家中国企业询价,诱使企业互相压价,严重削弱了内地的资源、产能优势。
此外,内地稀土产业产业集中度普遍较低。以生产规模最大的稀土永磁材料为例,中国年产量约8万吨,佔全球产量的近80%,但是生产企业却有近200家,分布在内蒙古、江西、山西、浙江等许多省份,年产能超过3000吨的企业仅有5家。
上述问题也引起了管理层的高度关注。知情人士称,是次行业整合就是以重点企业为主体,通过提高产业集中度,构建合理的稀土产业发展格局,从而实现稀土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工信部还在会上强调,地方政府要建立协调机制,统一规划本地区兼併重组工作;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坚决打击稀土非法开採、生产和流通行为等。
事实上,行业内部的重组进程已经启动。包钢稀土1月3日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包钢集团,已与内蒙古9家稀土公司分别签署了《整合重组协议》。另据公司副总张日辉透露,包钢集团按照稀土专营权及相关专营政策,计划将9家公司纳入到内蒙古自治区稀土专营体系之内,在符合注入上市公司的条件后,将其注入包钢稀土,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併购提高行业集中度
对于即将到来的併购浪潮,市场人士纷纷表示看好。国信证券就在研报中指出,大稀土集团方案最终出炉并形成“1+5”的格局,对于稀土整合,首先得到了政策层面的支持,而从近期工信部赴粤严检及包头整合9家上游资源看,后续整合的力度与决心强。随?一系列政策倾斜以及区域内整合落实以提高集中度,持续看好稀土板块。
资源类重组概念,一直都是A股市场偏爱的炒作标的。去年底因赣州稀土借壳上市的威华股份,在復牌后的15个交易日里连续涨停14天,在创下歷史连续涨停纪录的同时,同期累计涨幅高达264.15%。而另一家重组梦碎的昌九生化则连续跌停十日,同样是打破了歷史纪录,累跌64.87%。
不过,百川资讯分析师杜帅兵认为,本次推动的“稀土大集团”政策,长期来看对行业会有利好,但在短期内扭转行业颓势难度很大。“目前行业最大的问题是需求萎缩,产量严重过剩,稀土产品没人买是最头疼的问题。”他续称,基于目前的行业现状,2014年稀土行业整体情况难有实质性好转,稀土产品价格低位震盪或将是大概率事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