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综合中新社、中通社消息: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国已有15个地区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从绝对数上看,上海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分别为1820元(人民币,下同)和17元。有专家分析指出,该举措在释放更多消费潜力的同时,也使一些企业备感压力,因此提升企业生产率和加快产业转移越来越成为当务之急。
7月1日,四川、江西、贵州和内蒙古正式执行最新的2014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四川省2014年月最低工资标准由2013年的4档调整为3档,最高档为每月1400元;江西省一类区域最低工资标准为1390元,较去年提高160元;贵州省一类区上调为每月1250元;内蒙古一类地区由每月1350元上调为每月1500元。
浙纺织工薪水高过东欧
随?上述四个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上调,据不完全统计,进入2014年以来,全国已有重庆、陕西、深圳、山东、北京、上海、天津、山西、青海、甘肃、云南、四川、江西、贵州、内蒙古等15个地区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
近年来,中国多地的工资标准“下限”一再提高。中国政府计划,到2015年绝大多数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要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
不过,对一些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出口业务的企业而言,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可能不是个好消息。
在著名外向型经济省份之一浙江,一家主要出口服装、纺织等产品公司的总经理称,每年该公司的劳动力成本都要涨15%-20%,现在其普通工人的工资约为3500元,已远远超过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水平,甚至高于东欧。
“最低工资标准上调一定要顾及企业的实际承受力。”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白明指出,中国各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应当分区域统筹,并逐步推进。不过,白明亦强调,在劳动力成本上涨成为大势所趋的情况下,企业应当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投资力度,通过提高生产自动化、机械化水平,减少对人力的依赖。此外,加速产业向其他地区转移也是一条应对之道。白明认为,对某些行业企业而言,劳动力成本上涨实际上是“断了产业不转移的后路”。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省市多集中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例如,内蒙古一类地区的月最低工资标准从1350元上调至1500元。白明指出,这会让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更愿意留在“家门口”就业,进一步倒逼沿海地区经济转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