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土地出让收入一直被视为偿还地方债务的主要资金来源,但在去年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明显下滑,今年地方债务集中到期的背景下,地方债务将面临巨大风险。分析称,若地方政府採取增加土地供应量的方式扩大财政收入,楼市调控政策或被地方债务“绑架”,不排除年内会更多地王的出现。
数据显示,今年五月份全国13个一二线城市合计土地出让金高达3067.66亿元,同比增长了125%;广州、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均出现了区域土地价格新高,“地王”亦频繁更迭。对于近期地王频现的原因,业内人士指出,为解决财政入不敷出困局,靠扶持实体企业发展以增加税收来扩大财政收入,不仅困难大,且收效缓慢。为此,地方政府把聚财目光放在了来钱快的土地招拍挂上,形成了“经济疲软─卖地─经济再疲软─再卖地”的生财怪圈。
事实上,一个个地王纪录的刷新,意味着地方政府从中获得高额的土地转让收入。数据显示,从二○一○年至二○一二年,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分别为2.94万亿元、3.34万亿元、2.89万亿元,佔同年财政收入比重分别为35%、32%、25%,佔同期GDP的比重分别为7%、7%、6%。由此可见,大量城市有约三分之二的城市建设资金均来自土地出让收入。
中信建投证券机构业务部副总监俞乾元坦言,地王进一步推高楼价,但中央则对此陷入两难境地。他解释称,对于地方近期大规模卖地,若中央出手制止,将加大地方政府资金压力,并增加地方债务风险。然而视若不见,也将令土地市场升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