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家统计局16日公布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七大成果。与第二次经济普查相比,第三次经济普查的数据反映中国经济总量明显的扩大,深刻地展示了中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提高了5.7个百分点佔74.7%。
据中通社消息,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如下简称“三经普”)结果有关情况。五年开展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国家为全面详细了解中国二、三产业发展状况而统一组织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普查对象是国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国务院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指出,此次普查数据反映中国经济总量明显的扩大,深刻地展示了中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效益不断提高。
具体来说,主要成果包括七大方面:
第一,自2008年第二次经济普查以来,至2013年末,全国单位总量不断扩大。全国共有从事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1085.7万个,五年增长了52.9%;产业活动单位增长47.1%;有证照个体经营户增长14.1%。这表明经济社会活力充足。
第二是结构持续优化。第二产业佔25.3%,比2008年末下降了5.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2008年末下降了3.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佔74.7%,提高了5.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佔的比重比2008年提高3.5个百分点。
二三产业资产逾400万亿元
第三是企业资产大幅增加,效益提高。二、三产业企业资产总计466.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比2008年末增加259万亿元,增长124.6%;
第四是从业人员持续增长。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35602.3万人,比2008年末增长30.4%。其中女性12580.5万人,佔35.3%。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比2008年末增长10%。
第五是服务业单位总量及从业人员增长稳中有升。从事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811.3万个,从业人员16326.6万人,比2008年分别提高5.7个百分点与3.5个百分点。
战略性新产业促市场发展
第六是小微企业就业吸纳能力较强。从事二、三产业的小微企业法人单位785万个,佔全部企业法人单位95.6%;从业人员14730.4万人,佔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50.4%。
第七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市场促进作用明显。2013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有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企业法人单位16.6万个,佔全部企业法人单位2%;从业人员2362.3万人,佔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8.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表示,国有企业渐从竞争性向垄断性行业转移,而新兴产业领域国内外均有需求,这将使得私企更好发展。
马建堂指出,“三经普”表明中国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在稳步提高。他表示,由于经济普查获得了比平时更为详实的资料,所以按照国际惯例需要对2013年GDP进行相应的调整,预计对GDP修订幅度约为3%,将于19日以国家统计局公告的形式正式对外发布。“经济普查对GDP修订的幅度越来越小,也表明常规的统计调查工作和GDP核算工作越来越准确,特别是服务业的统计越来越健全。”
==========================
“三经普”七成果
●第二、三产业单位总量不断扩大,五年增52.9%
●结构持续优化,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企业资产大幅增加,资产总计466.8万亿元
●从业人员持续增长,五年增30.4%
●服务业单位总量及从业人员增长,分别提高5.7个百分点与3.5个百分点
●小微企业就业吸纳能力较强,从业人员佔总数50.4%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市场促进作用明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