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两月争战 大盘小盘打成平手

莫说大盘蓝筹任性,也莫说小盘成长被弃。两月的恩怨情仇,两月的相互踩踏,争战到本月底,在疲累的纠缠中,双方逐渐打成平手。

    大盘蓝筹扎堆的沪指上月大涨20%,本月下跌0.75%,小盘成长集结的创业板上月大跌6%,本月大涨14%。创业板知耻而后勇,在尽力抹平与主板的巨大落差。但从近两年大盘蓝筹与小盘成长的较量来看,创业板涨幅翻倍,沪指涨幅不到50%,小盘成长的赚钱优势较为明显。

    本周,创业板和主板均现调整态势,沪指跌4%,创业板跌1%。这其中蕴含了两层意味:其一,本月的追赶,创业板报了“一箭之仇”,继续进取的动能有所减弱;其二,随着融资融券、伞形信托等业务的整顿,增量资金入场进程放缓,存量资金博弈再度主导行情,资金截流的同时,是资金抽水力度的加大,继本月22只新股发行之后,下月发行的指标扩容到24只,是2014年新股月发行常量的一倍多,大盘蓝筹和小盘成长暂时陷入“同病相怜”的境地。

    从相争到相怜,不只是外在因素的打压,更为主要的是,大盘蓝筹和小盘成长经过近两月的你追我赶,估值优势以及各类题材的挖掘,均陷入后继乏力的窘境。

    从估值来看,创业板高处不胜寒。截止到昨日,沪市、沪深300、中小板、创业板的市盈率分别为15.94倍、12.63倍、45.74倍、71.51倍。显然,寄望创业板继续高举高打已不现实,高位阶段性的调整,调整后阶段性的反弹筑顶,或较为符合逻辑。相对而言,在经济走向总体平稳的前提下,有估值优势的蓝筹股,在调整之后,仍将成为大资金主要挖掘的对象。

    从题材炒作来看,严重的审美疲劳应是市场的主要感受。自贸区、京津冀、迪斯尼、一带一路、土地流转、高铁核电、航天军工、机器人、互联网金融、国产替代、智能穿戴等等,各种概念,让人眼花缭乱,反复炒作步步登高,已让理性的投资人望而生畏。

    轮番炒作后,大股小股内生增长乏力,加之外力打压,促成大盘小盘打成平手后的共整效应。值此春节前后的特殊时段,大盘小盘的共整效应或主要表现为震荡调整。调整阶段,控制仓位,防御为主,不妨多多关注医药、环保、国企改革题材等潜力个股的低吸机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