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家统计局的报告认为,世界经济面临的不利因素较多、需求疲弱将制约中国经济增长、贸易新技术竞争倒逼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在世界经济復甦乏力的背景下,内地应扩大内需并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解决供需错配问题。而针对全球金融市场动盪增大的风险,报告提出,必要时可考虑採取如徵收托宾税等限制资本流动的措施。
报告预测,世界经济仍将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修復期,政策措施的有效性下降,新的增长动能尚未确立,仍会维持“低利率、低通胀、低增长、高负债”的态势,復甦将依然乏力。全球贸易增长低缓,内地出口面临发达国家下压和发展中国家上挤的双重压力;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持续保持低位,虽有利降低进口成本,但也拉低进口的总体增速。报告建议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助扩大外需同时,也有利化解产能过剩问题,还要以包括减税等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并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解决供需错配问题。
未来内地经济与货币的国际地位有望进一步提升,报告关注国际金融市场动盪将波及内地金融市场稳定。报告指出,面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扩大及跨境资本流动性日益提高的新形势,内地宏观政策必须在汇率稳定、货策调控和资本国际流动之间艰难地寻求平衡。
针对全球金融市场动盪增大的风险,报告提出要密切监测国际资本流动及关注美联储货政策动向,做好各种应对预案;可联合其他国家做好防范金融冲击的准备,如实施双边或多边货币互换协议应对短期流动性和偿债风险;必要时更可考虑採取限制国际资本流动的措施,比如徵收托宾税限制汇投机等。
报告称,贸易新技术竞争倒逼内地经济转型升级。一方面,内地可利用外部压力倒逼内地加速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在技术上创新、在工艺上提高、在环保效能上加强,对内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是难得的机遇。另一方面,新技术的竞争将成为经济突破点。科技创新成为重塑世界格局、引领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内地如能在航天、核能、高铁及互联网+等领域发挥优势并佔领国际市场,将对内地社会经济和科学研究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来自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跨大西洋贸易投资伙伴协定(TTIP)的战略挤压,报告认为,未来需扩大与主要贸易伙伴签订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协定,并与“一带一路”战略密切结合。
报告又忧虑中东及周边地区、朝鲜核问题等的地缘政治动盪,将为内地经济增长带来下行压力,一旦战事爆发,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必将大受打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