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6月末的大规模流动性紧张结束后,银行对于理财产品的发行热情仍然未减。昨日,记者采访发现,第三季度各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数量仍超过万款,达到10286款。尽管第三季度理财产品实际收益率表现良好,但标榜高收益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仍是短板,40款未达预期最高收益率的产品均为结构性理财产品。
据银率网数据统计,第三季度各商业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10286款,发行量环比下降0.6%,但较上年同期增长29.9%。随着股份制银行与城商行越来越重视理财产品这块阵地,这两类银行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股份制商业银行三季度发行量居于首位,城商行发行量稳步上升,超越国有大行位居第二。三季度,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3344款产品,环比下降8.4%,占比为32.5%,位居首位;发行量排名第二的为城市商业银行,发行3176款,环比上升5.2%,占比为30.9%;国有商业银行发行3062款,环比上升5.7%,占比为29.8%,位居第三。
记者采访发现,今年三季度共有10253款理财产品到期,有76%的产品披露了到期收益数据,其中仅40款产品未达到最高预期收益率,达标率为99.5%。到期收益率未达最高预期的产品均为结构性理财产品,其中一大型股份制银行未达标产品数量最多,26款产品未达标,12款产品均仅实现0.4%的最低预期收益率;未达标理财产品挂钩标的涉及汇率、大宗商品、指数及一年期整存整取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等。
结构性理财产品表现不佳,市民在选择购买时应该注意些什么?中信银行理财师谭建霞建议,结构性理财产品虽然较为复杂,但总体来说分为保本固定收益型、保本浮动收益型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三类。由于其具有相当高的收益演示,因此很多消费者忽略了蕴含的风险。挂钩标的丰富是结构性理财产品的优势,包括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债券价格、商品价格、基金,以及各类指数、费率、信用等。选则好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测算产品收益区间,预估可能收益。二是产品观察期越多,高收益可能越大。三是挂钩对象集中性越高,获取高收益越有可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