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要救足球 先救孩子

  几年前,中国足球队在世界足球排行榜中就从第66位跌到第95位。而在几天前,在安徽合肥体育场内国足竟以1:5的惨败,输给了在世界排行第142位、比中国落后了近50位的泰国队。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支泰国队还仅仅是该国的足球二队!

  事后,无论是球迷还是公众,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现代传媒,都一致将这场惨败称为耻辱。有的评论说,这场比赛给予我们的,只是从失望到绝望。就连人们诟病的“洋教练”甘马曹也解嘲似地说,我们看到的这场比赛,好像不是两支球队,而是只有一支球队在踢。中国足协的领导人气恼地指责这支国足简直就是业馀队。但立刻就有网友反驳,你不要侮辱贬低业馀队,业馀队都比他们强!

  体质滑坡 全民隐忧

  早在15年前,国足就以“最没有进取心”的名声而闻名于世。无数次的改革、换帅,出国学习考察;送队员到足球强国去培训;国家和民间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以邓小平为首的老一代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对于中国足球更寄予了无限的期望;就连刚刚履新的习近平主席也在国内外多种场合讲到他也是个“足球迷”,其暗示的含意不言而喻。凡此种种,中国足球发展的空间不可谓不大,发展的氛围不可谓不好。但它的水平就是顽固地止步不前,甚至还在不断滑坡。

  不过,笔者写这些文字的目的,并不是想就事论事,去探讨中国足球的翻身之路。教练究竟是本土好还是外来好,球员是国内训练好还是出国培训好,战术打法是学德国好还是学巴西、学阿根廷、学荷兰或者学法国好?所有这些,都有专业人士在专业地研讨;所有这些,也都有无数球迷在见仁见智地争长论短,而我只想说一句,那就是,中国足球的屡战屡败,其实是给中国国民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敲响了警钟!换句话说,内行的、具有人口社会学常识的人会明白:这种长达30年的裹足不前甚至倒退的事业,这种在全民全国关注下仍举步维艰、一筹莫展的事业,这种与国家经济实力迅速增加呈现出逆向而行的事业,深刻地反映出中国存在?一种潜在的人的体质与精神心理素质的危机,而且颇为严重。

  以足球为首的“三大球(足、篮、排)”之所以为各国争雄逐鹿,是因为这三大球的水平基本上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体育水平。一个国家体育的水平又是以这个国家的田径运动水平为基础。而田径运动(俗称“跑、跳、投”)的优劣则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出这个国家公民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这就是体育专家所公认的链条式模式,即体育─球类─田径─全民体质,这是四个相互链接并相互传导的环节。人们今天为国足的惨败而扼腕,是否曾想过,偌大一个中国为什么仅有一个跨栏的刘翔,并且会出现数亿人都因为他的所谓脚伤而被牵动的可笑局面?为什么几亿中华好儿女却仅能跑出一隻“东方神鹿”王军霞?对于如此单薄的跑跳基础,你还能奢求什么?

  缺乏锻炼 近视增多

  众所周知,中国改革开放35年来,男女公民的人均寿命已有了相当的提高,新生婴儿的死亡率也大大降低。但是,同样也是有目共睹的是,由于缺少体育锻炼和劳动锻炼、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学习习惯、由于家庭溺爱和学校教育思想的单一化、由于美其名“职业化”实质上为商业化所造成的体育事业的扭曲和娱乐化……中国全体公民的健康水平并不乐观,“三高”发病率居世界前列,而中国青年少年以及儿童的实际健康水平更是十分令人担忧。我这里所说的健康水平当然既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中学生中的近视者达60%,在大学生中则高达83%以上。“小胖墩”“豆芽菜”式的孩子,我们几乎随处可见。

  行文至此,我突然想起50年前北京一位中小学教师介绍过的经验。她得意地说,我有一个屡试不爽的法宝,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秩序。这个“法宝”就是每次我上课时都要宣布,如果同学们能不交头接耳,认真听讲,认真回答课堂提问,那么,我会给大家一个奖励:我会提前5分钟下课,让你们提前去“抢佔”足球场!你能想像吗?踢球,争抢足球场,竟能是50年前中国孩子好好上课的动力!而失去了热爱,不恰恰就是国足一切惨败的癥结吗?要救国足,先救孩子。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