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研究显示,香港竞争力有后退迹象,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城市中排行第5位,较去年下降3级。研究会指香港经济策略太短视,未能抓紧商机,而本港产业过于单一,又认为香港房地产调控措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楼价问题,反而影响多个行业,使香港竞争力下降。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去年集合百多名专家,分析包括内地及港澳台在内的34个省市、自治区及358个地级以上城市,製成“2013中国城市分类优势排行榜”,昨日公布结果。其中综合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四方面的“2013中国省区、直辖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香港排第5位,较去年下降3级,落后于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

  港缺乏长远战略规划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会长桂强芳表示,近十年香港经济发展缓慢,相反内地地区政府做事效率较高,科技较创新,港口的货柜处理费亦较低,香港与内地城市的差距已越来越小。他提出香港十大劣势,当中包括本港缺乏长远战略规划,产业过于单一,香港服务业和零售业又受到资源和规模所限;被尊为龙头产业的金融业,又易受全球经济波动和欧债危机等外来因素影响,难以确保长远的竞争优势。

  该会副会长谢贤程认为,特区政府推行的政策不够专业,又批评香港的房地产政策。他以最近的房地产调控措施为例,认为有关政策无法改善楼价问题,反而抑制了房地产的成交量,影响更辐射至其他行业,例如地产代理、律师、建筑行业等。他指房地产不单是居住的地方,更是生活饭碗,有很多人全靠物业融资做生意。他又认为政府强推政策,长远间接影响本港竞争力。

  应争取机会贡献国家

  该会顾问郑伟民指出,香港商业十分敏感,不过策略却十分短视,使香港虽能抓住先机,不过又很快放弃掉。他举例说,内地早年的经济发展中,有联同香港及珠三角的“前店后厂”计划,香港商业上的敏感让它抓住了先机,巩固了香港与内地的经贸关系,不过后来内地有意进行第二轮发展时,香港就开始犹豫了。他建议香港应争取机会为国家贡献,在经济全球化下,若香港能融入国家的经济平台,对提升竞争力有莫大帮助。

  前全国政协委员刘梦熊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他认为香港没有长期竞争策略有两大原因:第一,香港以前是殖民地,港英政府的政策亦倾向短期;第二,香港在殖民地时代曾面对多次难民潮,吸纳了大量难民,他们大多抱持过客心理,使社会普遍有短视风气。他指香港在回归后未能调整心态,只跟随以往的政制风格,加上近期行政会议及立法会又互扯后腿,影响政府效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