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期三天的首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31日起在东莞召开
首届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31日在东莞开幕,吸引42个沿线国家、港澳地区及内地7000多家企业参展,实现海外奇珍“请进来”及国内异宝“走出去”的双向交流。81家抢滩海博会的港企寄望通过开厂、外销产品等模式拓展东南亚等地市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表示,将加强与港澳地区及“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合作,在基础建设、贸易规模、双向合作、旅游文化和合作交流机制等五大方向促进互利共赢的深层次合作。
胡春华在开幕式上指出,广东与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家交易频繁,其中2013年广东对东盟进出口贸易达1022亿美元,佔中国对东盟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3%,对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区贸易也快速发展。据悉,展会上广东与沿线各国和地区初步达成签约项目440多个,预计签约金额1700多亿元人民币。
胡春华倡五方面加强合作
他强调,未来广东与港澳地区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的前景广阔,接下来将从五大方面深化彼此合作。首先加强交通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与港澳及沿线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快捷高效的海陆空综合交通体系;其次是大力发展商品、技术、服务贸易和跨境电子商务等外贸便利新业态,扩大贸易合作规模;同时扩大双向投资,促进优势互补;并且推进旅游人文合作,并建立交流合作机制,更好地规划和落实合作事项。
而作为海博会最重要的功能,展会上“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双向交流显得十分抢眼,在广东展区便有某汕尾企业,展示其在文莱“承包”50公顷海域,专门养殖龙虾、珍珠龙胆、青斑、金鲳等名贵海鱼。而各大国家馆亦带来其闻名遐迩的“国宝级”特产。
不少港商同样看中海博会双向贸易功能。香港工业总会珠三角代表处高级联络主任黄建栋称,本次海博会共有81家港企参展,展位数目达182个,是除广东外,展位数量最多和面积最大的展区。黄建栋表示,参展的大多数港企在东南亚和南亚等国并未有太多建树,寄望借此机会开拓当地市场。
港企谋变转战东南亚
记者採访亦发现,多数港企均已创立独有品牌,故在开拓东南亚等市场时有策略地主打特色牌。如香港进业清洁器材有限公司便将环保作为重点推介,而香港火车头设计公司的特色产品巴布熊猫,便会针对不同文化进行本土化改变。该司董事长施美景表示,开幕半日便已有马来西亚、越南和非洲部分国家企业前来商洽合作事宜,“针对非洲市场,我们为熊猫量身订造一套非洲草裙。”他亦表示,年初国家租借马来西亚两隻熊猫,亦在当地颳起“熊猫热潮”。
亦有港企希望能借此机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将部分低端工艺剥离至东南亚。得荣服装负责人林小姐表示,企业希望能在东南亚找寻布料製作、漂染等工艺合作商。但她亦明确表示,中高端品牌的服装等製造业不会盲目将整个生产、销售和设计环节搬至东南亚。“如服装生产过程中需要特殊定製的纽扣、数码印花等工序,在东莞等地区随便就能找到,但东南亚则基本没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