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古城西安揽胜 / 叶 周

  “要了解中国的近代文明就得去北京,要了解中国的现代文明得去上海,而要了解中国的古代文明却只有去西安了。”这是作家贾平凹在《老西安》里的一段话。很凑巧这三个城市正是我此行中国到访的三个城市。尤其是西安,我是第一次来。这个承载了十三个王朝五千年文明史的歷史古都为我展开了绝妙的一幕。

  遍地是英灵

  站在位于西安市中心的钟楼上,可以环视四通八达的繁华街道,如同立足于一个中心,目光辐射向四面八方。这种视觉上俯瞰的感觉,不就是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曾经在歷史上的显赫地位吗?我和评论家常智奇兄登上钟楼时已近黄昏,夕阳西斜,站在飞檐阔展的城楼上,穿越高大的圆形廊柱,从不同视角眺望这座城市的宏大格局,车水马龙,气派非凡。

  在这座城市,如果你往郊外走,不论向东向西,还是向南向北,不经意间都可能与古人、名人、帝王们的阴间地府擦肩而过。有些当地的村民,无意间就和这些先贤的遗物撞了个满怀。

  “文革”时期,一位叫杨志发的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挖井,挖到第三天奇迹就出现了,他一橛头挖到了一个瓦人的脖子口上,再往下挖,瓦人的肩膀和胸部就出来了,……这是他挖出的第一个陶俑,后来确认这是一个武士俑。秦始皇的陪葬坑─兵马俑就这样被发现了。

  扶风县庄白村的村民们在田间劳作时,突然发现地面裸露出一个洞口。结果在洞穴发现了西周时期周公庙遗址的青铜器窖藏。窖藏共出土青铜器一零三件,其中铸有铭文的青铜器有七十四件。这些青铜器属于一个叫做微氏的家族窖藏。

  也是在扶风县,法门寺地下珍宝的发现是在古塔的突然倒塌之后。修復倒塌的千年古塔,却不经意间移动了地下的一块石板,石板下的珍宝便赫然出现。里面尽然深藏?释迦牟尼的指骨舍利……

  西安和周边地区遍地是皇陵和古蹟,秦皇陵、昭陵、武则天无字碑等等数不胜数,随处可凭弔,遍地是英灵。唐朝一共有二十一个墓,只有三个不在陕西,其他十八个都在关中,简称“关中十八陵”。

  古城墙遥想

  也许正因为地下有这么多英灵围绕,所以说西安是一座阴气颇重的城市,或许月光辉映时是它最令人神往的时刻。据说作家贾平凹写作时,常喜欢在夜静更深时登上古长城眺望四野。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他的视网膜上会映现怎样的印象?记得看过一部美国电影《博物馆之夜》,一过午夜,所有的馆藏人物和动物都活了过来,在博物馆里上演了一幕幕人生大戏。如果午夜之后,在西安的夜空下,以古长城为背景,上演的歷史穿越大戏,又如何会不精彩?

  昭陵中的一代明君李世民开创了盛唐的“贞观之治”,消灭了割据势力,厉行节约的国策,国泰民安。还有则天武后,治国有方,但又严厉异常。他们两人聚谈国是,不知英雄所见能否略同?

  美艷动人的杨贵妃的出现或将掀起娱记们的一阵骚动。这样的绝色天香会成为次日的头条,特别是她的绯闻更具有石破天惊的爆炸性,皇帝的宠幸,最终却落得一个赐死的结局,危难时被赐白绫一条,缢死在佛堂的梨树下,怎不令人唏嘘。这样的故事也可编撰不少花边新闻。

  大雁塔里挑灯夜战的玄奘,从层层叠叠的佛经上抬起头来稍事休息。今人或许不能够理解他的矢志不渝,何苦受那么大的体魄之苦去西域取经,回来了又将馀生全部倾注在艰深的翻译上。大雁塔外花前月下清茶一杯,谈天说地,何不潇洒?面对时下流行,可想见他会感嘆:世道不同,人心浮躁,阿弥陀佛!

  可是还是会听见西安东郊的洪庆堡传来的儒生的哀嚎,他们在那里被秦始皇活埋,成为“焚书坑儒”的受害者,有来生他们还愿意做一介书生吗?还有兵马俑一带的陪葬女,他们为始皇帝之死被活埋陪葬,隐姓埋名无人知晓。光宗耀祖的是出土后成雕像方阵矗立的兵马俑。而陪葬女们早已成为冤魂,即便再度投胎,也必定远走高飞。

  ……

  我登上西安古城墙,体会它的高、厚、绵延,感受他的宏阔和壮伟。我曾经在北京八达岭攀爬过长城,也在山海关老龙头看长城泥牛入海,更在甘肃嘉峪关静享荒漠中长城的孤独。西安的古城墙是最热闹的,它穿越市区中心,与市民的生活日日相伴。

  据史载:“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此城郭之始也。”早在四千五百年前,城墙作为传统的防御设施,伴随?城市同时产生。有三千一百年建城史的长安,歷代都修筑城墙。无论周朝的沣、镐,还是秦时的咸阳,汉代的长安,都曾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

  西安城墙是明朝初年在明太祖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倡导下,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以防御为战略主旨,建筑稳固如山。城墙墙顶上可以跑车和操练。城墙周围布置了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而现存的这座古城墙,始于隋唐,明时重新修筑,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全面整修。

  贾平凹在《老西安》一文中写道:“老西安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已经荒废沦落到规模如现今陕西的一个普通县城的大小。在仅有唐城十分之一的那一圈明朝的城墙里,街是土道,铺为平屋,没了城门的空门洞外就是庄稼地、胡基壕、蒿丘和涝地,夜里有猫头鹰飞到钟楼上叫啸。”斗转星移,《老西安》描绘的景象已经成为久远,如今一个兴旺的现代都市站立起来。

  在古城墙下,常兄带我走进了小巷中的文化街。街是青石板铺成,两旁的店舖都是仿古建筑:卖湖笔端砚的,卖名人字画的,卖古籍的,……每家店舖都颇具古风,又不离时尚。

  叩开一扇门,走进了炎黄画廊方圆不大的天井,满墙满眼是中国传统书画作品。炎黄画廊的主人,黄昕美术馆艺术系总监强刚是常智奇的朋友,一个憨厚的年轻人,言语不多,却热情好客。

  国学大师吴宓将陕西人的性格特徵概括为:倔、强、硬、碰。我倒是从面前几位陕西老乡的交流互动中体会到了彼此之间友情的真率、靠谱和默契。他们在一起抽烟、喝浓茶、用道地的家乡话唠嗑。我特地为常智奇和刚强以及带我们一路参观的司机照了一张相。都是陕西人,不同的气质,体现出的却是同样的待客之热情。

  见我是常智奇的好友,刚强也不多言语,就哼?小曲兴沖沖地上楼去,转眼下楼,手里捧?的件件都是他的宝贝。展开第一件,是陕西省名作家贾平凹的墨迹:“嘉祥延集”四个大字。在装帧的信封上,平凹还特地以刚强的名字为题,题写了诗句:刚正江畔石,强劲山口风。紧接?,刚强又展开一副高一点六五米的碑拓,一棵甘棠树枝繁叶茂,蓬勃舒展?肢体。这是一幅享有盛名的碑拓《召伯甘棠图》。

  甘棠是西周时召公采邑(封地)内一棵珍贵树木─棠梨树。因为召公一贯奉行文王、成王及周公的德政,深得百姓爱戴。召公死后,人们把甘棠树作为召公勤政爱民,施行德政的美好象徵,作诗咏颂,加以纪念。

  这一碑拓彙集书法、绘画、考古为一体,是古今罕见文图并茂、相得益彰的艺术珍品。中外收藏家和书法、美术界专家、学者、爱好者曾以收藏此拓品为一大幸事,但这一碑拓长久以来封存馆内,民间已较少见,被视为宝贝。刚强将这些宝贝送给我,我受之有愧,感激万分!

  法门寺传奇

  游西安的第三天,常智奇精心策划,冒?高温陪我去了距离西安市区较远,位于扶风县的法门寺。法门寺因释迦牟尼佛祖的真身舍利出土而成为佛教圣地,既然到了西安又岂能错过。

  去法门寺的路上常智奇说约了当地的两位作家陪同参观。到了法门寺门口,《扶风文艺》主编毕林飞和农民作家张天福已经在那里等候。张天福是一位颇有名气的农民作家,他递上一本由常智奇作序的文集,我拿在手里感觉颇有些分量。

  午餐时和张天福比邻而坐,他嘱我给他们的刊物题了几句词。我则称他为扶风县的贾平凹。我从他憨实的态度上遥想?这次没有见到的贾平凹走出商州时的模样和仪态。

  回酒店读了陈天福的小说才了解到,他是在法门寺周边长大的,虽然当时与法门寺隔?一条河,可是那里的风风雨雨他都耳闻目睹。可是他是个善良的人,在来客面前从不提不好的过去。

  记得他的小说中有一段写到和妻子谈恋爱时隔?一条沟,那时沟上没有桥,来去只能踩?沟里的石子。为了这个原因,双方父母还以“隔山不算远,隔沟不算近”为由不同意他们的恋爱。后来沟上造了美水桥,人的交流自然就方便了。一直到法门寺宝塔地宫中的宝藏发现后,在原来的美水桥上造了更宏伟的一座桥,也称美水桥,他陪?我们跨过那座桥,走进了法门寺。

  法门寺门前有一隻巨大的代表?长寿与吉祥的乌龟。步入大门,是简朴整洁的庭院。可是我没有想到在如此宁静的佛门圣地,歷史上曾经发生过极其惨烈的一幕,将近五十年前在这里发生的惨剧,以红卫兵野蛮的破坏开始,以住持法师的自焚结束。

  在法门寺的歷史上,人们永远记?三位赫赫有名的大法师:第一位是唐代的惠恭大师,第二位是金代法爽和尚,第三位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时代的良卿法师。他们都是在法门寺举火自焚圆寂,为法门寺留下了千古绝唱。可是他们的自焚又是发生于迥异的时代和境遇,抱持?决然不同的赴死的心境。

(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