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鲁迅兼职与跳槽 /鲁 人

  鲁迅在教育部做过十四年的官吏,但其中有近六年的时间曾先后在八所大、中学校兼课,主要讲授中国小说史,并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讲授一些文艺理论。

  六年中,鲁迅每天奔波在北京古老的街道上,除了去教育部处理一些公务,大部分时间是出入于各大、中学的课堂。有时,甚至会在上下午到不同的学校。先生知识渊博,思想深刻,见解独到,讲起课来生动幽默,因此,深受学生欢迎。凡他上课,教室内必被挤得水泄不通。

  一九二六年八月,鲁迅辞去教育部佥事一职,南漂厦门,应好友林语堂之邀,受聘于厦门大学,任国文系教授,讲授中国小说史及文学史,亦仍是大受学生欢迎。翌年一月,因不满校方办学理念和人事安排,鲁迅辞职转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但很快又因“四一二”事变及对校方人事任用的不满,再次辞职北上上海,之后彻底脱离了教育界。

  鲁迅的兼职与跳槽,最初缘于北京大学国文系之邀。一九二○年,北大国文系主任马幼渔想在北大增设一门中国小说史的课程,并与周作人商量,想请他主讲。周作人答应后又有些反悔,想到大哥鲁迅辑录过一册《古小说钩沉》,便向马幼渔推荐了鲁迅。于是,鲁迅仅在北大一讲近六年。

  六年,八所学校,完成了一部由讲义而成书的《中国小说史略》。这是第一部中国人自己编纂的中国小说史。鲁迅曾说:“在中国小说不算文学,做小说也不能称文学家。”但他却以这部《中国小说史略》,奠定了小说史在中国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础,为中国小说史的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也使小说在中国的地位得以巩固。这应该是鲁迅兼职和跳槽的最大成果,也反映出民国初期中国教育的开放。

  当年,大学教授同时在大学和中学任课的现象并不罕见。教授们既不会以任教大学为傲,也不会认为到中学兼课是自贱。

  一九一七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与该校教授马幼渔等创办了孔德学校,此校包括小学和中学。蔡元培任校长,马幼渔、沈尹默、周作人、钱玄同等一批北大知名教授都曾在此授课,而且还亲自为学生编写课本。这些人的子弟也多在此就读。钱玄同之子,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就毕业于此。当时,孔德学校有“北大子弟学校”之称。

  民国时,大学教师的流动性很大。这一是因为大学採取聘任制,聘任年限灵活,又是校方和教授双向选择。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术气氛的宽松和学术思想活跃。鲁迅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频繁跳槽,便是很好的例证。而且,当时学生的报考和招收也颇灵活,鲁迅受聘厦门大学的消息一出,立刻有许多学生慕名前来投报此校。先生离开厦大西去广州中山大学时,又有一些学生追随而至中大。

  教育形式的开放,其实是反映出一种教育思想的开放。鲁迅和林语堂任教厦大时,曾与厦大的学生团体“泱泱社”在南普陀的山冈间合影过一张。照片中数名师生随意而坐,绝无长幼尊卑之状。他们或坐于地上,或依石而坐,或端坐石上,或侧卧,或趴在地上双臂支撑上身;衣着则或长袍,或西装,总之,服饰坐?毫不囿于任何形式,于随意中显示出各自的性格,是一群令人羡慕的心境自由的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