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蚕桑 / 流 沙

  我老家在浙北山区,向来有“蚕桑之乡”之称。小时候,村里一百多户人家有一半以上家庭养蚕,老一辈人还用“银丝换钞票”来比喻蚕桑业是一个很赚钱的活。我二十一年前读中专的时候,父母给我学费就是养蚕所得,总共一千元,当时几乎是一笔“巨款”。

  看一个地方蚕桑业发不发达,可以看桑树种植面积。当时村里村外的自留地上,不是毛竹,就是桑树,到了农历四月份,正是春蚕成长季节,桑树上结出了桑椹,採桑叶吃桑椹,其乐无穷。

  久住城里,很少关心农事。去年母亲随口对我说,家中那片种了二十多年桑树全砍了,种上了竹子。我当时非常惊讶,那是一片长势很好的桑林,为何砍了呢?母亲说,全村只有两户人家还在养蚕,蚕茧价格又低,赚不了多少钱,以后不养蚕了。

  这些年,我记忆当中的传统农事一件件地在消失,譬如种田、种小麦、养蚕、养长毛兔、养猪……小时候村子里总是人来人往,鸡犬相闻。现在呢,村子变得漂亮呢,家家户户造起了洋房,但住在村里的人越来越少了,他们都去哪里了呢?他们大都在企业里上班,早出晚归,许多良田他们无暇照顾,有的转包出去了,有的索性荒芜在那里。

  这也许是蚕桑业锐减的真正原因。

  母亲对我说,养一张蚕仔的春蚕,耗时二十多天,按现在蚕茧价格,大致有一千五百元左右的收入,但如果除去人工成本、种植桑树的肥料成本,那就是微利了。年轻人在厂里打工每月有三四千元的收入,他们怎么可能养蚕?

  看来,蚕桑锐减的背后是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另外,像春笋、芦笋、草莓、大棚蔬菜以及种植果树的收益,也远远高于蚕桑业。还有一位在郊区种植桑树的农民告诉我,他现在种桑已不用来养蚕,而是用来摘果,五一期间一斤桑果卖到了二十元,还带动了餐饮,亩产效益是养蚕的五倍以上。

  看来,蚕桑业在农村特别是城镇化速度较快的农村,大量缩水是一种“经济规律”,那么经济发达的杭嘉湖一带“蚕桑之乡”辉煌的暗淡,也许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