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最新公布的国际收支数据显示,去年末资金仍呈流出趋势。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周四指出,中国仍保持对国际资本尤其是中长期资本的吸引力,但未来在跨境资金流动、国际上仍将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估计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将继续呈现 “经常项目收支基本平衡、跨境资本流动双向波动”的国际收支格局。
外管局周四公布的银行结售汇数据表明,跨境资本呈现流出趋势。去年12月,银行代客结售汇连续第四个月录得逆差,规模较上月扩至699亿元(人民币,下同),去年11月为逆差440亿元。12月当月,银行自身同期结售汇为逆差128亿元,较11月继续收窄,但也是连续第六个月录得逆差。同期,银行代客远期净结汇314亿元;截至去年12月末,远期累计未到期净结汇767亿元,较11月末继续下降。去年全年,银行代客累计结售汇顺差9568亿元;银行代客累计远期净结汇3427亿元。
仍可保持经常项目顺差
管涛在国新办的记者会上解释资本流出情况称,一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预期分化,促使企业结汇意愿减弱,并採取了增加外汇存款、减少外汇贷款的财务操作;二是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宽的货币政策令美元汇率全面走强,全年美元指数上升12%,促使国际资本大量回流美国,而许多新兴市场出现资本外流、本币贬值的压力,中国也受到一定影响;三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情绪处于较大波动期,加之人民币汇率已趋于均衡合理水平并被市场广泛认可,激发境内市场主体资产负债币种结构的调整。
他坦言,随?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央行逐步淡出常态式的外汇干预,“贸易顺差、资本流出”的格局必然会更加常态化。他又指出,虽然去年下半年出现一定的资金流出压力,但并没有改变全年外汇供大于求、外汇储备增加的基本格局。他认为,目前中国跨境资金出现的双向震盪符合宏观调控和改革方向,这种调整是适度的、可承受的。
他称,外管局初步估计,去年第四季度国际收支仍可能呈现“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的运行态势。他又相信,未来中国仍将保持经常项目顺差,尤其是货物贸易顺差。在中国经济增速仍处世界较高水平,且人民币利率仍会高于主要货币利率,这有利于保持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但也面临中国经济运行状况及其财政、金融风险等问题,本外币利差缩小也将加速境内市场主体的资产负债币种结构调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