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银监明确信託股东兜底



  中国银监会近日再发文监管近1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规模的中国信託业。据悉,此次下发的指导意见以严防风险为目的。其中,首次明确信託公司在风险中应付的责任,并要求信託要建立流动性支持和资本补充机制,被业界认为是强化了“刚性兑付”。意见并首次明确通道类业务及风险承担主体;对新入市的产品,必须在入市10天前逐笔向监管机构报告。

  据内媒昨日引述消息称,银监会在4月10日已下发《关于信託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即99号文)给各银监局和信託公司。市场形容银监会是次以罕见的力度强调信託公司在风险中应付的责任,包括要求信託建立流动性支持和资本补充机制,股东在信託公司出现流动性风险时,或由股东及时补充资本。信託违反经营规则、严重危害公司运行、损害投资者权益的,监管机构採取责令控股股东转让股权或限制股东权利等措施。

  促加速清理资金池业务

  业内人士对《指导意见》解读为:要求股东撑腰,没有任何迹象要破刚兑,反而是强化了刚兑的可能。信託公司以后可能更倾向于“刚兑”,否则信託发行的所有产品可能会遭受投资者冷落、信託牌照声誉受损、股东还要连带责任,监管层亦会停发公司产品甚至註销牌照等处罚。

  延续去年年底国务院下发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文件(107号文)明确信託开展非标准化理财资金池在被禁之列。99号文除指信託公司不得开展非标化理财资金池业务,还要查明情况,摸清底数,形成整改方案,于6月30日前报送监管机构。各信託公司要结合自身实际,循序渐进,积极稳妥推进资金池业务清理工作。各银监局要加强监督指导,避免因“一刀切”引发流动性风险。

  信託业的非标资金池目前规模约4000亿元左右,有金融业高管担心,由于很多信託是靠资金池维持流动性,一旦非标资金池被清理掉,轻则导致信託资金池业务规模和收益双降,重则导致后续信託违约增多,若非标出现大规模坏帐,虽有大股东支持,但若大股东的资金补充能力不足,也会加大信託刚性兑付的兜底难度。

  新入市产品逐笔报告

  在加强监管方面,《指导意见》要求从今年起,对信託公司业务范围实行严格的准入审批管理。新入市产品在入市前10天逐笔向监管机构报告;并明确通道和信贷两类业务的监管方向。通道业务今后必须在合同上明确风险承担主体和通道功能主体,将抽屉协议“阳光化”,而信贷类业务要加强风险资本的约束。同时,要推动业务转型,改造信贷类集合模式,研究推出债权型信託直接融资工具、大力发展真正的股权投资;还要求信託公司制订至少应包括激励性酬延付制度的恢復与处置计划。

  一位信託经理亦称,从意见来看,信託资金池业务压缩直接会增大信託刚性兑付的兜底难度,明确了信贷和通道难做,行业转型路途漫长,激励性薪酬延付对信託业从业者激励造成一定打击,信託公司管理压力亦会增大,“总之,信託业美好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