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证监会拉开围剿配资行为大幕后,银监会态度似乎也在转变。据内媒报道,多家北京市信託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北京市银监局已启动对伞形信託和结构化信託场外配资情况的摸底工作。据知情人士透露,此番摸底并非惯例,摸底后不排除未来银监系统出台相关规范伞形信託的措施。
然而,截至发稿,亦有多家非北京的信託公司相关人士表示,未收到银监机构摸底伞形信託的要求,因此尚不能确定此番摸底规模。出于降低股市槓桿的目的,中证监早在今年四月中旬,就已发文要求券商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託等活动。同时,也曾有多家券商根据监管层通知对伞形信託业务进行叫停,但在此轮中证监对场外清理整治下,存量伞形信託却并未受到影响。
配合中证监整治场外配资
在伞形信託的业务结构中,主要包括券商、银行、信託公司三类机构,其中后两者属于银监会监管。据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中证监近期厉声整治券商场外配资,但如果没有银监会的配合,单单通过规范券商可谓治标不治本。因此,银监会的态度对于伞形信託甚至整个场外配资而言,意义重大。然而,亦有业内人士持不同观点,认为目前伞形信託业务合法合规,且券商两融业务开展得热火朝天,银监会并不太可能会禁止。
据悉,伞形信託凭藉较高的槓桿和较低的配资成本,成为本轮“槓桿牛市”的重要力量。趁着股市飙涨,一些民间配资公司利用“伞中伞”的形式借道券商和信託公司,令大量高槓桿资金流入股市。相比“两融”业务中1:1的槓桿,伞形信託槓桿更高,一般为2:1或3:1,亦使得伞形信託在股市下跌中面临更大的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