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长年“闹地荒”的深圳,去年土地出让超计划供应75%,遭市人大计划预算委员会急叫停,促请当局严格按照土地出让计划供给土地,为将来城市发展预留空间。但多位熟悉土地市场的专家表示,深圳卖地超预期主要是总部经济对产业用地需求越来越迫切,但相比起京、沪、穗等一线城市,深圳地方债压力较小,对土地财政依赖度亦最低,相信当局不会轻率出让土地。
深圳市人大计划委员会29日对深圳去年土地出让收支情况作出的初审报告显示,深圳计划供应318公顷,实际供应556.4公顷,超出计划75%。其中,备受关注的城市更新项目计划土地出让78公顷,实际完成城市更新项目土地出让143.6公顷,更超出计划84%。市人大计划预算委员会认为,为确保深圳土地供给可持续发展,长远、科学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建议严格按照土地出让计划供给土地,为将来的城市发展留下空间。
土地财政依赖度全国最低
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各地土地市场高烧不退,京、沪、广地王频出,全年尚未结束,已经有城市的土地出让金接近去年全年总额。以北京为例,在第3季度就突破千亿,截至8月27日,北京土地总出让金已经达1036.9亿元,是继2010年、2011年后,第三个突破千亿元的年份,而且该两年也是到11月才破千亿大关。
有人担忧政府积极卖地,背后是受地方债压力推动,但实际上深圳的地方债压力不大,相信没必要用这招。来自深圳财政委的最新数据显示,深圳本级地方债约130多亿元,佔深圳本级财政收入的10%左右,而土地出让金实际上亦仅佔公共财政收入不足10%,远低于上海、北京的30%。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亦指出,地方债压力不是深圳去年超预期供地的真实原因,因深圳土地财政依赖度在内地是最低的,深圳的土地供应实际上是“卖方经济”。宋丁指出,去年第三季度以来,楼市回暖、房价上涨令到手中闲钱不少的开发商纷纷拿地,而政府当然“何乐而不为”,因此,政府在去年三季度开始有加快推地迹象。
专家:总部经济需求带动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房产研究所所长邓志旺则认为,金融危机后,深圳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且产业结构调整率先见成效,越来越多新兴产业有用地需求,总部企业落地深圳也有用地需求,这就不得不在供地上向它们倾斜;此外,满足深圳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用地需求是推动深圳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一些拟上市企业也需要布局不动产以满足上市需要。他指出,深圳去年的供地主要集中在龙岗、宝安、光明等区的商业、写字楼用地。
记者不久前在宝安、龙岗採访也发现,不少产业聚集地已经开建多个现代化综合体项目,诸如华为科技城项目、星河World项目,相信这些拟打造成高新科技或现代服务业总部基地的项目,未来或可解企业用地的燃眉之急,深圳只有一个南山科技园的尴尬将成为歷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