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国土资源部(简称:国土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内地房地产用地供应增至8.24万公顷,再创歷史新高,比去年上半年增加38.8%。全国土地出让合同价款1.7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增幅达77.3%,其中房地产用地出让价款同比增幅超过90%。
国土部法律中心主任孙英辉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加快住房用地供给,上半年房地产用地公告推出(招标、拍卖、挂牌等公开出让公告面积)8.65万公顷,同比增加24.8%,累计流标流拍面积3034公顷,同比减少64.3%。其中,住房用地推出5.53万公顷,同比增加21.7%。
全年有望破3万亿
国土部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内地住宅用地供应年均增长率为城镇人口增长率的3倍。住宅用地供应速度远超城镇人口增速。二○○四至二○一一年,内地住房用地累计供应56.24万公顷,年均住房用地供应7.03万公顷,除二○○八年供应量同比下降4.2%之外,其馀年份基本保持增长态势。过去8年间供应的住房用地,按平均容积率1.5计算,可建住房面积约84.36亿平方米;按人均30平方米计算,可满足2.82亿人口住房需要。
土地供应量增加的同时,亦增加了地方政府的卖地收入。一般而言,每年的三四季度才是推地高峰,如果下半年还能延续目前土地市场的态势,今年全年土地出让收入有望再度超过3万亿元。二○一一年内地土地出让收入曾达到3.15万亿的歷史高峰,但去年则回落到2.7万亿左右。
国土部近日发布的“2013年第二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报告”认为,尽管二季度后期出现资金流动结构性紧张,但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市场购地和房地产开发投资方面,并未出现回落的态势,随着三季度土地供应逐渐放大,以及部分城市的优质地块入市,市场出现高价地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土地市场上升的态势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事实上,土地出让收入的增加,一直是地方政府乐见其成的结果。在地方债务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土地收入成为地方还债的一个重要来源。上述国土部地价报告指出,地方政府偿债期将近,在国内经济增长仍然较缓的背景下,部分地方政府依靠土地市场平衡财政收支的客观需求仍然较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土地市场回暖的态势。 |
|